书包最重、作业最多、起床最早、睡眠最少,这一度被中小学生视作“成长的烦恼”。如今学业负担减下来了,学生却开始担心老师撤手“放羊”,担心“业荒于嬉”,实在有些意外。
不准张榜公布成绩、不准按分数给学生排队、不准在试卷上写非教育性批语,类似的“约法三章”在全国各地已很普遍。课余时间多了,老师应该教些什么?学生应该学些什么?许多专家的意见是参加兴趣小组。经调查,许多喜欢朗诵的小学生说,现在的作业用不了几分钟就能完成,学校开设的朗诵小组便成了他自由发挥的空间。过去学习太紧张,同学们都喜欢什么都不管的老师。现在一身轻松,组织大家参加兴趣小组的老师最受欢迎。
有经验的老师说,这些兴趣小组都是自愿报名参加,最吸引人之处在于把学习变成一种休闲活动。他对“减负”的理解,绝不是撤手不管,而应该是从课堂转向教室外。“我们当然希望轻松,可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萌发的年龄,没有人喜欢老师‘放羊’不管。
调查显示,没有一个学生不喜欢自选课、兴趣课和活动课,还有舞蹈团、科技组和文学社,一个学校有几十个课外兴趣小组已不是件新鲜事儿。书包轻了,学生求知的热情反而高了,教室外的大课堂带给他们的快乐,竟比“减负”本身要多得多。本文由九久红期刊网络服务中心(http://www.jiujiuhong7kan.com)提供。
...... |